搜吧 - 智能搜索
  • 这些变化标志着中国的核战略已不再是单纯的“防御性存在”,而逐渐向可以改变全球核力量结构的“战略重塑”转变。美国战略界的紧张情绪由此并非毫无根据。 华盛顿的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一位华裔高级研究员在《外交政策》杂志上撰文,指出中方可能正在酝酿实施“遇袭即发射”(Launch Under Attack,LUA)核战略。这是一种...
  • 这一切背后,隐藏着一个令美国战略界无法回避的问题:是否中国正在改变其延续半个多世纪的核政策?曾几何时,中国的核战略被视为世界核大国中最为克制的一个。从1964年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的那一刻起,中国就明确宣布:我们承诺在任何情况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那时的中国核战略被界定为“最低限度威慑”——不追求数量...
  •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就美方发布2024年《中国军事与安全发展报告》发表谈话 近日,美国国防部发布2024年《中国军事与安全发展报告》,曲解中国国防政策,臆测中国军力发展,粗暴干涉中国内政,对中国军队极尽造谣抹黑之能事,渲染鼓噪所谓“中国军事威胁”言论,我们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坚决反对。
  • 9月26日下午,国防部举行例行记者会,国防部新闻局副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大校答记者问。 张晓刚表示,我们组织洲际弹道导弹发射实验是为了检验武器装备性能和部队训练水平,是例行性军事训练活动,完全合法合理。中国的核政策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延续性和可预测性。我们始终恪守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 资料图:东风31导弹 记者:成立火箭军,是否意味着中国将加大核力量建设?中国的核政策和核战略是否有所改变? 杨宇军:中国始终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核力量始终维持在维护国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中国的核政策和核战略是一贯的,没有任何改变。
  • 杨宇军:中方多次重申,中国始终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不与任何国家进行任何形式的核军备竞赛。这一政策始终没有改变,外界对于中国改变核政策的担心是多余的。 中国政府以往发表的国防白皮书都是综合型的,都在“国防政策”或者“军备控制”章节下,就核政策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最近发表的这部专...
  • 这则消息就像一颗石子投入华盛顿的战略水池,激起了层层涟漪。美国《外交政策》杂志、《防务新闻》、以及长期关注亚太安全局势的研究机构几乎在同一时间发出了警告——中国的核力量,正在经历一场“静悄悄的地震”。 这背后,反映出一个令美国战略界忧虑不已的问题:中国是否准备改变它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的核战略?中国过去的...
  • 新华网北京12月25日电(记者崔文毅 白瑞雪)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25日说,中国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没有改变。 当日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美国媒体近日称,中国于13日试射了新型东风-41洲际导弹,并且担忧随着导弹技术的提升,
  • 中国的核政策始终坚持“不首先使用”的原则,从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至今,几十年间这一承诺未曾改变,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尊重。2025年中国外交部回应SIPRI报告时再次重申,尽管核力量有所增长,但中国始终坚持最低限度威慑的政策,并未改变“不首先使用”原则。大多数弹头仍处于分散储存状态,并不处于战备状态,从而有效...
  • 美国战略界最为忧虑的是,是否中国正在悄然改变其长期坚持的核政策,是否其核战略正在从防守转向进攻性战略。过去,中国的核战略可谓是全球核大国中最为克制的。自1964年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以来,中国便明确表态:无论在任何情况下,绝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这一政策反映了中国核战略的核心——“最低限度威慑”,即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