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办案组深入调查,最终确认2名公职人员存在“带薪留置、羁押”问题:其中一人因涉嫌受贿罪被留置4.5个月,累计违规领取2.02万元;另一人因开设赌场被刑事拘留和取保候审(后被判缓刑)共13个月,其所在单位未停发工资,违规领取4.28万元,属于“带薪羁押”。2人合...
-
《人事部关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行政刑事处罚工资处理意见的复函》中: 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判处拘役的,拘役期间工资停发。期满释放,经上级主管机关批准由原单位接收并分配正式工作的,可参照被判处刑罚宣告缓刑人员缓刑期满后的工资处理办法执行。
-
人社部:国家公职人员被判处刑罚宣告缓刑,工作和工资如何安排 国家公职人员犯罪,并非一律开除。如被保留公职,其工作安排问题备受关注,根据人社部的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人民法院判处管制...
-
公务员判缓刑后工资待遇是否取消?-法律知识大全|律图
如果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公务员判缓刑后工资待遇是否取消? [问题分析]: 您好,您所提出的问题一般包括公务员的录用、公务员的处分、公务员的辞职与辞退以及与公职人员发生纠纷等方面。
-
违法公职人员“带薪拘留”?检察机关出手了
针对公职人员被判刑后,因为各种因素导致工资依然正常发放,社保正常缴费的异常现象,为避免造成国有财产流失,安阳市检察院借助数字思维助力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构建了“涉刑公职人员违规发放工资待遇行政公益诉讼监督模型”,将社保基金缴纳数据与刑事审查起诉数据进行比对发现线索,对全市机关事业单位涉轻微刑事案件公职...
-
(四)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行政机关任命的除外)和机关工人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处分决定机关尚未作出开除处分决定的,从人民法院判决生效之日起,取消原工资待遇。被判处管制、拘役或拘役被宣告缓刑期间,如单位未给予开除处分的,停发工资待遇,不...
-
公职人员缓刑期间照领工资41万元,制度漏洞暴露法律监管盲区
来自微博497人讨论阅读770.4万 关于“公职人员被判缓刑仍领41万工资”事件及相关法律问题,综合公开信息及制度规定,核心事实与法律分析如下: ⚖️ 一、事件核心事实(赤峰梁某案) 案件背景 内蒙古赤峰市某疾控中心(原卫生监督所)公职人员梁某因犯故意伤害罪,于2013年4月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但其在缓刑...
-
公职人员缓刑期间照领工资41万,制度漏洞引发法律争议反思
关于“公职人员被判缓刑仍领41万工资”事件的核心事实、法律争议及制度反思如下: ⚖️ 一、事件核心事实 当事人与判决 内蒙古赤峰市公职人员梁某因故意伤害罪于2013年4月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但未被立即开除。 违规操作与金额 梁某在2012年12月(被刑事拘留)至2018年8月(被开除)期间,违规领取全额工...
-
(四)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行政机关任命的除外)和机关工人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处分决定机关尚未作出开除处分决定的,从人民法院判决生效之日起,取消原工资待遇。被判处管制、拘役或拘役被宣告缓刑期间,如单位未给予开除处分的,停发工资待遇,不计算工作年限。如在拘役被宣告缓刑期间安排了临时工作的,按本人基本工资
-
在法治社会中,公职人员的廉洁自律是公众关注的焦点。然而,近日赤峰市发生的一起案件却引发了广泛关注。一名公职人员因故意伤害罪被判缓刑,却在缓刑期间继续在原岗位工作长达五年,并领取了高达41万元的工资。这一事件不仅挑战了法律的权威,也引发了公众对公职人员监管机制的质疑。